2024年,家电行业遭遇寒冬,一场席卷全产业链的暴风雨,预示着行业洗牌的残酷现实。 并非局部阵雨,而是血色信号,警示着曾经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返。 净利润率普遍跌破2%,甚至出现“卖一台亏一台”的惨况,就连九阳这样的巨头也交出了18年来最差的成绩单,净利润缩水至巅峰期的13%。 618大促全平台销售额更是同比下降6.9%,昭示着行业困境的深度。
这场危机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价格战的残酷绞肉机、房地产市场的寒流、转型升级的触礁、以及持续飙升的成本,这四把尖刀正同时刺向家电企业的命门。 短短两天内,六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业绩预警,暴跌幅度令人触目惊心:宏昌科技利润缩水55%;利仁科技暴跌70%;创维数字蒸发76%;浙江美大塌方88%;帅丰电器雪崩94%;三星新材更直接亏损4400万元。
让我们细致地分析这些企业的困境:
宏昌科技: 上半年净利润仅剩1375万-1681万元,同比下滑45?5%。 虽然公司将原因归结为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和折旧压力,但这只是表面现象,背后是其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窘境。
展开剩余74%利仁科技: 同样专注于小家电的利仁科技遭遇更惨烈的打击,净利润仅485万-6300万,跌幅高达61?0%,公司直接承认“竞争加剧吞噬利润”。
创维数字: 作为黑电龙头,创维数字的坠落速度令人咋舌。 上半年净利润4300万-6300万元,同比减少65?6%。 公告坦承:“产品价格战导致收入和利润率双杀”。
浙江美大与帅丰电器: 这两家企业高度依赖房地产市场,几乎遭遇灭顶之灾。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建材家居需求冻结,浙江美大净利润缩水84?8%至1150万-1550万元;帅丰电器净利润仅剩230万-340万元,暴跌92?4%。
三星新材: 这家跨界光伏玻璃的企业,上半年净亏损2300万-4400万元,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,跨界转型反而成了业绩黑洞,其公告直言:“光伏玻璃价格战惨烈,业务全线亏损”。
而九阳股份的案例则更具代表性。2024年618大促期间,其销售费用激增13.43%至15.06亿元,创历史新高,却换来了营收下滑7.94%。 营销效率大幅下降,每投入1元销售费用,带来的收入回报从2020年的7.4元暴跌至5.9元,缩水20%。 此外,其海外收入高度依赖关联方SharkNinja,当该客户调整供应商策略后,九阳外销收入骤降27.97%。 收购Shark中国和甲壳虫智能的战略也以失败告终,清洁电器业务沦为“鸡肋”。
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2024年厨房小家电市场零售额下降0.8%,连续两年负增长,但企业数量却持续增加,2023年新注册小家电企业达2.34万家,总存量突破45万家。 新玩家通过贴牌代工轻装上阵,“高配低价”策略倒逼传统企业跟降,石头科技和科沃斯也因此业绩暴跌,分别下滑43.4%和69.21%。
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厨电企业造成严重打击。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.6%,新房销售面积较2021年峰值减少近40%。 浙江美大经销商预收款减少21.32%,线下收入普遍下降19%以上。 一位华南经销商甚至透露:“新房交付量腰斩,集成灶安装量直接归零”。 老板电器、万和电气和火星人集成灶的业绩也因此大幅下滑或亏损。
2024年光伏玻璃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暴跌40%,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推高了家电生产成本。铜、钢等核心原材料价格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暴涨12%,格力电器毛利率因此微降0.3个百分点,小熊电器净利润暴跌75.6%。人民币贬值并未带来出口红利,海外通胀抑制需求,海尔智家海外毛利率反降1.2个百分点。欧盟新电池法规的实施,也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。
然而,在行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,一些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差异化战略,展现出逆势增长的韧性。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凭借MiniLED技术垄断,净利润逆势增长70%;极米科技车载投影量产驱动净利暴增2062%;科沃斯海外业务双位数增长,净利润增57.2%;海信家电在海外市场积极布局,规避贸易风险,海外收入增长12.34%。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也为部分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。
总而言之,2024年家电行业的凛冬已经来临,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,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。 技术创新、差异化竞争、以及国际化布局,将成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生存的关键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
